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以來,印臺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緊盯“十件實事”,統籌謀劃部署,精準施策發力,突出“六堅持”“六抓”,全面落實各項任務,不斷鞏固拓展專項斗爭成果,扎實推動全區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深入開展。
堅持政治領航抓部署。區委、區政府始終將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作為一項政治任務,納入平安建設工作五年規劃,與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一并統籌謀劃,同步推進。先后召開區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領導小組會、推進會等10余次,印發各類關于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工作文件20余份,進一步明確了任務,夯實了責任。以區“兩辦”名義及時更名調整區掃黑除惡斗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成員,繼續保留200㎡專用辦公場所,配備專用車輛,抽調3人負責掃黑辦的日常工作,2021-2022年,區財政列支130萬元用于掃黑除惡斗爭專項經費,從人、財、物等方面全方位為掃黑除惡提供保障。區掃黑辦加強督導考評,堅持一季度開展一次督查檢查,先后開展督查檢查7輪次,及時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層層傳導壓力,督促整改落實,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走深走實。
堅持機制建設抓規范。圍繞“六建”,堅持邊打邊建邊治原則,先后制定《關于貫徹落實<陜西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關于建立掃黑除惡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銅川市印臺區健全完善掃黑除惡長效機制任務清單》及《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鞏固專項斗爭成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組織有關部門認真總結專項斗爭好經驗、好做法,完善制定了《涉黑涉惡案件打財斷血協同查辦工作機制》等21項工作機制,推動掃黑除惡斗爭邁向法治化、規范化、專業化、常態化軌道。
堅持輿論引導抓宣傳。以《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為重點,利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結合,結合“九率一度”宣傳、“三官一律”進村(社區)活動,錄制專題宣傳碟片,制作專項斗爭成果展板12塊,到鎮(街道)巡回展出、匯報演出9場次,開展入戶宣傳20余場次,更換和制作宣傳牌、標識牌及公示欄40余處,制作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應知應會問答4000份,宣傳彩頁4萬余份,《反有組織犯罪法》彩頁及海報6000份,持續加大宣傳力度,推動掃黑除惡斗爭深入人心,激發群眾參與和支持掃黑除惡的信心和熱情。深入挖掘特色亮點,撰寫刊發稿件,區級媒體刊發600余篇(條),中央和省市媒體累計采用300余篇,其中《堅持“四個到位” 扎實開展<反有組織犯罪法>學習宣傳活動》被省、市掃黑辦分別印發簡報,并在全省推廣學習。2021年全省“九率一度”測評中,全區掃黑除惡滿意率達到99.08%,平安建設滿意度達到97.97%,實現“八連升”。
堅持高壓嚴打抓懲治。不斷拓寬線索來源,加大線索核查力度,2021年以來,共受理線索23條,其中移送市掃黑辦4條,剩余19條,查結17條(查否12條,查實5條),正在核查2條。未發現涉黑涉惡問題線索。堅持高壓態勢,依法懲治犯罪。結合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和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等專項行動,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59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18人,抓獲逃犯20人;破獲治安案件58起,打擊處理112人。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期間審判的涉黑涉惡案件加大財產執行力度,通過債權變現追繳、拍賣作案車輛、執行案件罰金等多種方式,執行涉黑惡財產3000余萬元。積極“打傘破網”。把深挖徹查黑惡勢力“保護傘”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清除害群之馬”統籌推進,深入開展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先后給予3人黨紀處分,組織處理7人。
堅持標本兼治抓治亂。圍繞“打、防、管、建”四項任務,2021年深入推進“信息網絡、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四大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先后開展“四大行業領域整治效果評估”“四大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月”活動,制定了《交通運輸行業治亂管理辦法》《農村公路“雙路長制”實施方案》,修訂完善《住建系統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等,積極探索形成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推動行業領域整治規范有序,截至目前成功破獲現發電信詐騙案件44起,協外案件76起,打擊處理40人;查處各類違法行為50余起,拆除違法建筑物54500.32平方米,處理11人,累計收繳罰款350余萬元。2022年9月起,在鞏固2021年四大行業領域整治成效的基礎上,迅速在教育、金融放貸、市場流通等重點行業領域啟動開展為期1年的集中整治,及時召開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行動推進會,印發《開展掃黑除惡常態化暨新四大行業領域整治的通告》《教育系統防風險 除隱患 保安全 迎盛會校園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金融放貸領域整治工作方案》《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實施方案》,推動重點領域整治全面開展,確保實現源頭防控,破解監管難題。
堅持治理創新抓創建。印臺區積極打造具有“印臺特色”的城鄉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積極探索網格化治理新模式,在全區推廣“531”立體網格治理模式,在農村推行一室一會一所一隊“四個一”服務模式,在城市小區推行一站兩會五隊一平臺“1251”網格工作法,在農村試點安裝“平安印臺·智慧鄰居”視頻監控620部,充分發揮平安志愿者“紅袖章”隊伍、專兼職群防隊伍作用,完善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的治安防控體系。探索形成王石凹街道“地企協作”、紅土鎮“小成說事室”、三里洞街道“群議坊”、金鎖關鎮“巾幗平安志愿者”、陳爐鎮“女子法庭”、區公安分局“女子戶政服務隊”、交警二大隊“老唐調解工作室”等特色做法,不斷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零距離”。截止2021年底,全區9個鎮(街道)已完成7個“無黑無惡無亂”創建目標,創建率78%。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